主题
书名:《穷通宝鉴》
作者:明· 佚名 清.余春台 整理
成书年代:明
简介
《穷通宝鉴》为中国的“命学四书”之一,与《三命通会》《滴天髓》《子平真诠》齐名。据说是江湖人士压箱底的秘本,而数百年间由于江湖人士传抄错误甚多,该书由清代的余春台将江湖旧籍《栏江网》加以整理、归纳而成,在民国时期又经徐乐吾增补评注而成《造化元钥 评注》,受到广大命理学者青睐,成为命理学史上一座难以超越的丰碑。
作为“命学四书”之一,它是诸多命理著作中内容最易懂的一部古籍,更重要的是,它首次提出“调候”这一独特的论命方法。它论命的主要依据是落实立足于每月的实际气候与日主之间的关系,依实际天时气候情况优先于月令禀受之正五行来论述命局。该书以阴阳五行为经、月令为纬,辅以寒暖调候,以官为首、以财为次。此书在命理学界拥有相当高的地位,被称为“子平之模范”,其根本原因在于:八字共有约五十万种变化,而学命的人一直想找到一种简捷的方法可以概括所有的命例,而《穷通宝鉴》就提供了这样一种形式,如“某日干生于某月,干透或支藏某某物,即为富贵或贫贱”,就象是一部命学字典,只要按图索骥,既省时又省力。
关于作者
余春台,清朝光绪年间人士,热衷诗词文学、术数命理。友人向他推荐《栏江网》,建议他为此书作注疏,填补子平命理学在“调候”论命法上的一块空白。他批阅后发现此书论述精细、取舍得当,便以毕生精力反复研读,潜心挖掘其中奥义,并细加编撰,删繁就简,编纂成书,并重新命名为《穷通宝鉴》。
原序
上古首重性命之学,修身养心,以全天之所付,是性即命,而命即性也。后人禄命之术,莫知所自起,而精其术者,管公明、郭景纯、李虚中辈。谈人穷通生死,悉著其奇验,则其由来久矣。虽与性命之学异,然非穷通阴阳之妙,控造化之原,不能预识其机先也。今之业是术者,皆以子平为宗,考子平,五季人,名居易,绍虚中之传,而损益其法,较精於前者,专重财官印食等取格,疑其犹有秘而未泄也。
天道贵中和,气多偏驳。阳过则刚,阴过则柔,吉凶倚伏,祸福杂糅。谈命者藉此偏胜之隙,而察其端倪。《造化元钥》一书,独得其秘焉。是书分上下两卷,忘其作者姓名,相传吾台先贤陈南陔先生得诸日官所授。论简而赅,理微而显。虽立一成之局,实具万变之机。深参之可以通源,浅得之亦能微中,洵禄命之圭臬也。
向为同人传抄日久,不无鲁鱼亥豕之讹。今略为校正,而并摘禄命诸书之要者,以附於卷之后,付梓以公同好,而使世之人,知有命而安之,修其身以俟之,识其偏而补救之,亦未必非进学之一助也。是为序。
按:原序无作者姓名,殆当时有志付梓而未成也,书中所附,有康熙命造,称为有康熙命造为胜天命造,其为康熙时代日官所授无疑。
白话注解
在古代,最重要的是研究关于生命和命运的学问。人们注重修养身心,以保全天赋的生命。命理学认为“性”(天性)和“命”(命运)是相互关联的。后来,专门研究命理的学者有管公明、郭景纯、李虚中等。他们通过研究人的命运,包括贫富、生死等,记录了许多神奇的实例,这些研究已经有很长的历史。虽然这和研究生命本质的学问不同,但它们都涉及到了理解阴阳和命运的奥秘,以及如何预测未来。
现在从事这种命理研究的人,大多遵循子平的方法。子平,五代时期的人物,名居易,他继承并改进了李虚中的方法,特别注重分析人的财富、职位、地位等方面。人们怀疑他还有未公开的秘密技巧。
命理学认为宇宙的运行讲究中和,但气候往往偏颇。阳气过盛则刚强,阴气过盛则柔弱。吉凶祸福往往混杂不清。命理学家利用这些特点来观察和预测人的命运。《造化元钥》是一本独特的书籍,深入揭示了命理学的秘密。这本书分为上下两卷,作者不详,据说是一位名叫陈南陔的古代学者从日本学者那里获得的。这本书虽然简洁,但内容深奥,既固定又充满变化。深入研究可以理解其根本,即使浅显的理解也有助益。
这本书经过长时间的传抄,出现了一些错误。现在我尝试校正这些错误,并且摘录了一些关于命理的重要内容,放在书的后面,供大家参考。希望通过这本书,人们能够理解命运,安心接受,修养自己,适应命运,认识到偏差并加以纠正。这也是学习进步的一种方式。这是序言的大意。
注:原序言中没有作者的名字,可能是当时有人想要出版这本书但没有完成。书中附有康熙时期的命理内容,这表明这些内容很可能是康熙时代的日本学者所传授的。
余春台序
夫五行生克之论,创自汉儒。至唐李虚中,乃以天干地支配成八字,专取财官印绶,论人之得失。迨后诸贤,又著天官、紫微、神禽等书,互会参用,纷纷不一。而命学灿若列星矣,但学者不潜心领悟,故其术皆不能中肯。
余于搜辑诗文之暇,亦颇涉猎命学诸书。乃友人持《栏江纲》善本谓余曰:“某欲著简易确切之说,以为后学之楷。此本秘之行箧久矣,以此权量人之富贵,往往有验,子可为梓之,以为子平书之小补。”
余批阅一遍,审其义理精辟,取舍恰当,实有得五行生克、八卦错综之妙。因不揣简陋,细加编辑,视其繁者汰之,略者增之,去其鲁鱼亥豕之讹,使阅者了然若诸指掌。此真命学之指南,子平之模范也。乃更其名曰《穷通宝鉴》,因序其颠末于简端,以付梨枣。庶不没作者之初心,抑以广君子知命之学之意云耳。
白话注解
五行生克(相生相克)的理论起源于汉代的儒学。到了唐代,李虚中根据天干地支创立了八字命理学,专注于分析人的财富、官位和命运。后来的学者们又写了很多关于天官、紫微、神禽等方面的书籍,这些理论五花八门,相互参照,使得命理学如同繁星般多样。但由于学者们未能深入领悟,这些理论往往不能精准。
我在整理诗文的空闲时间,也阅读了许多关于命理的书籍。一位朋友把一本名为《栏江纲》的珍本给我看,并说他想写一本简单准确的命理书,作为后来学者的参考。这本书长期被视为珍贵的秘籍,用来预测人的富贵往往准确,他建议我出版这本书,作为对子平命理书的补充。
我仔细阅读这本书,发现其理论深刻,取舍适当,真正抓住了五行生克和八卦错综的精髓。我虽然才学浅薄,但还是细致地编辑了这本书,简化复杂的部分,增补不足的部分,纠正了其中的错误,让读者能够清晰理解。这本书真正是命理学的指南,子平理论的典范。我将其更名为《穷通宝鉴》,并在书的序言中叙述了整理这本书的过程,希望这样做能够传承作者的初衷,也让更多人了解并学习命理学。
徐乐吾序
古语有云:“言之不文,行之不远”,有以哉!《栏江网》一书,以十干配十二月察其生旺休囚,以定取用之准则,立一成以驭万变,秩然有序,命理书中,殆无其匹。盖出於术者之手,义精理奥,辞不达意,辗转传抄,鲁鱼亥豕,不可卒读,沈渝几五百年,不为世重。夫专门之学,幽邃之理,而欲以普通文笔,深入而显出,诚非易事,其不达又何足怪!而后之学者,不能领会其义,遂并其书而轻视之。高山流水,知音者希,反不如渊海、神峰之受人欢迎,斯则良可叹也!
《栏江网》作於明代,不署作者姓氏,至清初康熙间,入於日官之手,易名曰:《造化元钥》(见原序)。至清季光绪间,入於楚南余春台手,又易名曰:《穷通宝鉴》,始有刊印本,即今之坊本是也。
予於评注宝鉴时,奇其书,未能尽解其义,遍求善本不可得,疑其有误而不敢擅易。嗣由友人之介,於旧书肆中,购得真州吴氏有福读书堂珍藏精抄本,两相比对,相互校正,一字出入,义理悬殊,所列命造,亦多数百,则为有清日官所增附者也。复经数年之研求,在昔视为不可解者,今乃恍然有悟。盖熟习之余,始能旁通,实例入手,自然领会,其间盖有不可强求者。
爰不揣浅陋,重为阐述,并以搜集之近代名人命造附后,名之曰《造化玄钥评注》。述而不作,其辞有未达者,代为达之而已,非敢有所阐发也。顾义理深邃,变化繁复,辞有未当,易启误会,自始迄今,盖已七易稿矣。
时值玄黄战野,蚩尤横飞,资生事业,尽付劫灰,稿成而出版之资已无着。讵造化之机,固有所不可泄耶?抑义理显晦,会有其时,时节因缘,犹未至耶?姑留其稿,以待将来。
民国叁拾年仲冬徐乐吾叙於乾乾书屋
白话注解
古语说:“说得不文雅,做的事不会走远”,这话有道理。《栏江网》一书,通过结合十天干和十二月份来观察各种生旺休囚(五行状态),从而确立了一套判断标准。这本书用一套固定的理论来驾驭复杂多变的命理,其系统性和条理性在命理书籍中是罕见的。这本书是由专业人士编写的,内容深奥精准,但表达不够明了。因为反复传抄,出现了很多错误,导致这本书长期不被世人重视。
《栏江网》最初是在明代编写的,作者姓名未署。到了清初康熙时期,这本书被日本学者所获,更名为《造化元钥》(参见原序)。到了光绪年间,这本书又进入了楚南余春台手中,并更名为《穷通宝鉴》,开始有了印刷版本,也就是现在的版本。
我在评注《穷通宝鉴》时,对这本书感到惊奇,但未能完全理解其含义。我四处寻找好的版本,但都无法找到,因此不敢随意更改。后来通过朋友的介绍,在旧书店中购得真州吴氏有福读书堂的精抄本。对照两个版本,进行了校正,发现文字的出入导致意义大不相同。书中列出的命例也大量增加,可能是清代日本学者所增加的。经过数年研究,那些我曾认为无法理解的内容,现在终于有了些许领悟。经过深入研究后,方能领会其精髓,理论结合实例,自然而然地理解,其中有些东西是不可强求的。
因此,我虽然学识浅薄,但还是重新阐述了这本书,并附上我收集的近代名人的命理分析,称之为《造化玄钥评注》。我只是述说而已,并不敢妄加解释。但由于这本书的内容深奥复杂,表达上有所不当,可能容易引起误解,从开始到现在,我已经修改了七次。
当时正值动荡时期,生活困难,编写完成的稿件也因为出版资金问题而无法出版。也许是命理学中某些秘密不应随意泄露,或者是这些深奥的道理需要适当的时机和缘分才能被理解。现在我只能暂时保存这些稿件,等待将来。
民国三十年冬天,徐乐吾于乾乾书屋。
韦千里序
序者叙也,书序之作也。原为叙述书中之梗概及其命意也,乃有自序,无非谦虚之言,抑有序他人之著作,大都谦美之辞,要皆失其实在耳。兹者,余序本书,因原作者与评注者,俱已谢世,乃得不卑不亢,但述其优点与缺点可已。
按本书之梗概及命意,已详余春台先生序文。窃以其优点凡四:一为只凭八字五行,阐述生克制化,刑冲会合,不杂其他歧见,断语如哀家梨,如井州翦,爽利而绝不含糊。一为根据(取用贵乎提纲)之宗旨,分论十二个月之十个日干,有条不紊,系统井然。读者略加用心,天下万千命造,即已胸有成竹矣。一为列举实验之命造为例,更见其言无虚言,论无虚论,读者可以放心研究也。一为徐乐吾先生,乃近代之命坛巨子,读书多,腹笥富,经其评注,并亦举例证之,诚如画龙点睛矣。
缺点凡四:一为原书作者文笔不甚通顺,颇有辞不达意之憾。一为乐吾先生,虽然学问渊博,但其评注,间有牵强附会之处,不免乎硬凑而离题也。一为转辗抄录,错字百出。(缘此稿原系徐乐吾先生评注早拟付梓,因事未果,民国三十八年秋,徐先生遽归道山之日,适当沪上雷厉风行,严禁此道之时。同好之人,恐其湮没失传,逐密商而将之油印数十份,冀能留传后世,而供后学研究参考。该油印本,抄於仓卒而又惊恐之下,错误逢所难免。)一为此油印本稿,余在一九五七年,借自上海李雨田先生。雨田先生,好学不倦,当其读本书之时,已加校正。余忝任校对,初校既翻覆而不惮其烦,二校三校,亦阅全文,但仍恐亥豕鲁鱼,颇多错讹,愧对读者甚矣。
惟一厚望者,出版之后,命理同好诸君,予以指谬,并参加宝贵之意见,当於再版时并刊之,俾此硕果公存之作,更添牡丹绿叶之妙也。谨为之序。
丙午立冬韦千里於台北旅次。
白话注解
序言是对书籍内容的概述。一般来说,书的序言要么是作者自己写的,表达谦虚之意;要么是为别人的著作所写,通常也是谦虚美化的话语,往往失去了实际内容。在这本书的序言中,由于原作者和评注者都已经去世,我可以平实地叙述这本书的优点和缺点。
关于本书的内容和意图,已经在余春台先生的序言中详细说明。我认为这本书有四个优点:首先,它仅用八字五行来阐述生克制化、刑冲会合,不掺杂其他观点,断言清晰,像哀家的梨和井州的剪刀一样,爽利不含糊。其次,它根据“取用贵乎提纲”的原则,详细论述十二个月份中的十个日干,条理清晰,系统严谨。只要读者稍加用心,就能掌握世间万千命造。再次,它列举了真实命例作为案例,显示了其理论的准确性。最后,徐乐吾先生作为近代命理界的巨擘,他的评注丰富且以例证为佐,就像为画龙点睛一般。
这本书的缺点有四个:首先,原书作者的文笔不够流畅,有些地方表达不够明确。其次,虽然徐乐吾先生学识渊博,但他的评注有时牵强附会,有些偏离主题。再次,因为多次抄录,书中错误百出。最后,我1957年从上海的李雨田先生那里借到这本书的油印本。李雨田先生学识渊博,他读这本书时已经进行了校正。我负责校对,虽然反复校对,但仍担心有误,对读者表示歉意。
我唯一的希望是,这本书出版后,能得到命理学同好们的指正和宝贵意见,以便在再版时进行修订,使这本书更加完善。这是我的序言。
丙午年的立冬之日,韦千里于台北旅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