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书名:《子平真诠》

作者:清 沈孝瞻 原著 民国 徐乐吾 评注


简介:

《子平真诠》为清朝乾隆进士沈孝瞻所著的一本研究八字的命理学著作,一共48章。子平真诠一书为建立在《渊海子平》、《三命通会》、《神峰通考》等基础上,更条理井然的说明,取用神以月令为主,用神成败得失、变化,看格局兼看相神,以及各格局取运情形等法则,进而提高八字命学的准确率,成为当时人们争相传抄的经典命书。《子平真诠》与《滴天髓》更被列为最完备精审的命书。民国时,徐乐吾曾为此书做评注。

对于《子平真诠》,很多人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民国命学大师徐乐吾说:“吾平生最服《滴天髓》《子平真诠》《穷通宝鉴》三书。”

民国命理学家方重审说:“此中旧籍,首推《滴天髓》与《子平真诠》二书,最为完善精深。后之言命学者,千言万语不能越其范围。”


关于作者:

沈孝瞻,清康熙年间生人,乾隆四年(1739年 己未)进士。为清朝著名的八字理论家,对中国八字命理学的贡献较丰,属于命理学书房派,主要着重于命理学的理论研究。

下面信息来源于细心的网友,仅作参考

沈孝瞻,即沈燡燔yìfán,字孝瞻,一代命学大师。清朝乾隆四年己未年(1739年)二甲进士。乾隆十六年(1751年)在任江西德兴县县令。

沈孝瞻的文字记载很少,只能通过点滴的信息来推考一下这位一代命学大师的大致情况。

在胡焜倬为沈孝瞻的《子平真诠》出版所写的序中所说“先生讳燡燔,成乾隆己未进士”。知沈孝瞻即沈燡燔。由江庆柏著《清朝进士题名录》中可以查得为乾隆己未进士二甲第82名。——幸亏沈是当年的二甲进士,否则,就没有这条消息验证了。

沈中进士32年之后,即胡焜倬在“戊子岁(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予由副贡,充补官学教习……已而三年期满”之后,即乾隆三十六年辛卯年1771年,“得山阴沈孝瞻先生所著子平手录三十九篇”,说明这个时候沈孝瞻的《子平真诠》已经成书。

沈中进士37年之后,乾隆四十一年(丙申年,1776年)出版了《子平真诠》。如果沈20多岁中进士的话,到《子平真诠》成书的时候大概也有50多岁了。到《子平真诠》的出版也基本60岁了。

估计沈为此著的成书,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因此,在此著之后,或许再没有进一步理论支持的情况下;或者没有精力再搞出其它的理论著述;或者有,但没有流传下来,亦或尚未面世。目前只看到沈孝瞻的这一部著作。

所著《子平真诠》为八字命理界重要巨著。为八字命理入门教材。

生平时间表:

1739年乾隆四年己未,沈孝瞻中二甲进士。

1751年乾隆十六年辛未,发甲12年后,沈孝瞻授江西德兴知县。

1752年乾隆十七年壬申,夏旱大疫,沈孝瞻祈神立雨,息灭瘟疫,得士民称颂。

1771年乾隆三十六年辛卯,发甲32年后,胡焜倬得到沈孝瞻的《子平真诠》。5年后。

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丙申,发甲37年后,授知县25年后,沈孝瞻出版了《子平真诠》。

62岁,沈孝瞻逝于任上。

如果沈孝瞻20岁中进士,37年后,就是57岁,出版《子平真诠》。62岁,去世。

由此看,《子平真诠》成书的时候沈孝瞻也应该有50多岁了。在沈孝瞻出版这部巨著之后,或许几年的时间,或许是出版之后,即去世了,可谓是穷尽了毕生精力。

说明八字命理的发展实际上要困难的多,而且发展成型时间并不太长。


原序

予自束发就传,即喜读子史诸集,暇则子平《渊海》、《大全》略为流览,亦颇晓其意。然无师授,而于五行生克之理,终若有所未得者。后复购得《三命通会》、《星学大成》诸书,悉心参究,昼夜思维,乃恍然于命之不可不信,而知命之君子当有以顺受其正。

戊子岁予由副贡充补官学教习,馆舍在阜城门右,得交同里章公君安,欢若生平,相得无间,每值馆课暇,即诣君安寓谈《三命》,彼此辩难,阐民无余蕴。已而三年期满,僦居宛平沈明府署,得山阴沈孝瞻先生所著子平手录三十九篇,不觉爽然自失,悔前次之揣摩未至。遂携其书示君安,君安慨然叹曰:”此谈子平家真诠也!”

先生讳燡燔,成乾隆己未进士,天资颖悟,学业渊邃,其于造化精微,固神而明之,变化从心者矣。观其论用神之成败得失,又用神之因成得败、因败得成,用神之必兼看于忌神,与用神先后生克之别,并用神之透与全、有情无情、无力无力之辨,疑似毫芒,至详且悉。是先生一生心血,生注于是,是安可以淹没哉!

君安爰谋付剞劂,为天下谈命者,立至当不易之准,而一切影响游移管窥蠡测之智,俱可以不惑。此亦谈命家之幸也;且不谈命家之幸,抑亦天下士君子之幸,何则?人能知命,则营竞之可以息,非分之想可以屏,凡一切富贵穷通寿夭之遭,皆听之于天,而循循焉各安于义命,以共勉于圣贤之路,岂非士君子厚幸哉!

观于此而君安之不没人善,公诸同好,其功不亦多乎哉?爱乐序其缘起。

乾隆四十一年岁丙申初夏同后学胡焜倬空甫谨识

白话注解

我从少年时候读书读书起,就对子史一类的书籍无不喜欢。空闲就也会拿《子平渊海》、《子平大全》来阅读浏览,懂了其中的一些思。不过因为没有命师传授,对五行生克的道理,始终觉得还是有些不明白的地方。后来,我又购买了《三命通汇》《星学大成》等诸多命理书籍,认真研读,日夜思考,才恍然大悟,觉得人生有命,不可不信。知道命运的达人贤士就应当像孟子那样顺命而为。

戊子那年,我由副贡生选到官家学校当教习,校舍在阜城门右边。在那里我认识了同街的章君安,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学校一有空闲,我就会到章君安家里拜访,和他谈命理。我们彼此交流辩析,命理书中疑难问题逐一讨论过。不久三年后,我当教习的期限已满,离开学校后,我租住在宛平沈明府公署。在那里,我有幸读到了山阴沈孝瞻先生所著的子平命学手抄本,共三十九篇。读罢此书,关于命理我顿时觉得以前所学毫无用处,后悔自己以前怎么就没有揣摩到沈氏所说的这些内容。于是我拿着这手抄本给章君安看,他看后大发感慨地说:“这是讲子平的真范本啊!”

沈孝瞻先生,讳号燡燔,清朝乾隆己未年的进士。他天资过人,悟性很高,学问渊博高深,他对命理的精深微妙,达到了变化从心的高度。看他论用神的成败得失,和用神的因成得败,因败得成,论用神必兼看忌神,与用神位置的先后及其生克先后的区别,以及用神的透干与会支、有情无情、有力无力等诸多问題,都观察得非常细微,论述得非常详尽和精辟。沈先生一生的心血,全都在这本书里,我们怎能让它被埋没于世呢!

章君安打算将此手抄本印刷出版,他要用这本书给天下子平学者立一个最标准最权威的不能轻易改变的论命准则,使所有的子平学者不再片面也不再迷误。这也是子平学者的一大幸事。而且还不仅仅是子平学者的幸事,也是天下读书人的幸事。为什么?因为人能知命,则各种竞争之心便能宁息,各种非分之想都可以放弃,一切富贵穷通寿夭等遭遇,全都可以听命于天,大家都循循然各安天命,顺命而为,相互共勉于成圣成贤的道路之上,这难道不是读书人一件很大的幸事吗?

看到这一点,想到章君安不埋没沈孝瞻的善举,将其手抄秘本公诸于世,他的功劳不也是很大的吗?于是,我也才乐意给这本书写序言,并说明事情的原委。

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丙申年初夏,同里后学胡琨倬(字空甫)谨识。

徐乐吾序

《子平真诠评注》竣,客有以袁了凡造命之说进者,曰:“命而可造,则命不足凭也。且子素习佛家言,如云命定,则命优无妨作恶,命劣为善无益,有是理乎?夫命之优劣,孰造成之?孰主宰之?须知以宿世之善因,而成今生之佳命,以宿世之恶因,而成今生之劣命。命运优劣,成于宿因,此为有定者也;今世之因,今世即见其果,此命之无定者也。尝见有命优而运劣者,有命劣而运佳者;命如种子,运如开花之时节。命优运劣,如奇葩卉,而不值花时,仅可培养于温室,而不为世重;若命劣运劣,则弱草轻尘,蹂躏道旁矣。故命优而运劣者,大都安享有余,而不能有为于时,此宿因也;若不安于义命,勉强进取,则倾家荡产,声名狼藉,此近因也。故命之所定,功名事业,水到渠成;否则,棘地荆天,劳而无功。至于成功失败之程度,则随其所造之因,有非命运所能推算者,或者循是因而成将来之果,定未来之命,则不可知矣。是因果也,造命也,命理也,其理固相通者也。子曰‘君子居易以俟命’,又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子平真诠评注》者,知命之入门方法,亦推求宿因之方便法门也。”客无言而退,因录之以为序。

民国二十五年二月东海乐吾氏识于海上寓次

白话注解

《子平真诠评注》完成后,有个客人提到袁了凡关于“命运是可以被塑造的”这个观点。他问道:“如果命运可以被改变,那么依赖命运就没有意义了。再说,如果命运是固定的,那么命好的人就可以随意作恶,命不好的人做好事也没用,这合理吗?谁决定了命运的好坏?”其实,是我们前世的善行造就了这世的好命运,前世的恶行则导致了这世的坏命运。命运的好坏是由前世的因果决定的,这是命运中确定的部分;而本世的行为会立即见到结果,这是命运中不确定的部分。有的人命好但运劣,有的人命差但运好。命运就像种子,运势像花开的季节。命好运差的人,就像在错误的时节开花的珍奇植物,只能在温室里培养,得不到世人的重视;如果命运和运势都差,那就像路边容易被踩碎的弱草。所以,命好运差的人通常生活安稳但无法成就大事,这是前世因果的结果;如果不满足于自己的命运,强行追求,就可能家破人亡,声名狼藉,这是近因的结果。所以,命运决定了功名事业的成功与否,水到渠成;否则,就是徒劳无功。成功或失败的程度,取决于个人所造的因果,有些是命运无法预测的。也许遵循这个因果关系可以决定将来的命运,但这是未知的。这就是因果关系,也是造就命运的方式,和命理学的原理是一致的。孔子说‘君子居易以俟命’,也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子平真诠评注》提供了了解命运的入门方法,也是探索前世因果的有效方式。”客人无话可说,离开了。作者因此记录下这番话作为序言。

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二月,乐吾记录于东海寓所。

一、论十干十二支
二、论阴阳生克
三、论阴阳生死
四、论十干配合性情
五、论十干合而不合
六、论十干得时不旺失时不弱
七、论刑冲会合解法
八、论用神
九、论用神成败救应
十、论用神变化
十一、论用神纯杂
十二、 论用神格局高低
十三、论用神因成得败因败得成
十四、论用神配气候得失
十五、论相神紧要
十六、论杂气如何取用
十七、论墓库刑冲之说
十八、论四吉神能破格
十九、论四凶神能成格
二十、论生克先后分吉凶
二十一、论星辰无关格局
二十二、论外格用舍
二十三、论宫分用神配六亲
二十四、论妻子
二十五、论行运
二十六、论行运成格变格
二十七、论喜忌干支有别
二十八、论支中喜忌逢运透清
二十九、论时说拘泥格局
三十、论时说以讹传讹
三十一、论正官
三十二、论正官取运
三十三、论财
三十四、论财取运
三十五、论印绶
三十六、论印绶取运
三十七、论食神
三十八、论食神取运
三十九、论偏官
四十、论偏官取运
四十一、论伤官
四十二、论伤官取运
四十三、论阳刃
四十四、论阳刃取运
四十五、论建禄月劫
四十六、论建禄月劫取运
四十七、论杂格
四十八、附论杂格取运